2010年12月31日 星期五

訪問 ﹣ 郭曉靈Elaine Kwok@Positioning

攝影:Seeforpig Kwok
郭曉靈@天橋底的環境舞蹈
日期:28/11/2009
地點:海底隧道出口天橋底

六人獨舞
日期:7/5/2010
地點:香港兆基創意書院多媒體劇場

六人共舞
日期:28-29/5/2010
地點:香港兆基創意書院多媒體劇場




1.      當初為什麼要做Positioning這個系列的作
         品呢﹖

我想是因為天明、智偉和德貞他們起動了一個平台,去成就一班人去創作,而這是我做這project的起動力。雖然整個創作團隊大家彼此認識,但並不是都曾合作過,而我亦相信他們能提供很大的創作空間及可能性給我們編舞。另外,他們找我們這一班編舞都是有着相似信念的、年青的同輩,這是令我感到有信任及信心的。

我一直對香港的一些不熟識的地方很感興趣,所以就發現了天橋底的地方,繼而再發掘那空間給與我甚麼意義。至於六人獨舞方面,關於皮膚這個概念,其實在我腦中已有四年多了,今次能夠展現出來,是因為看到這次的創作團隊大家都很努力去創作自己的獨舞,並互相鼓勵着,這給與我很大的力量及勇氣。至於六人共舞之前,創作團隊已用了一年多的時間去相處及認識,而大家都互相看過彼此的環境舞蹈及獨舞作品,及當中的創作過程,所以這個共舞部份令我們更一體及發出更大的聲音。


2.      你覺得這作品做得如何?好的與不好的,都跟我們分享
         吧。

我覺得從來都不會有好的/完美的,因為對我來說這是一個過程,每一次都是我創作路程的一課,但這三隻舞對我來說都是有不足的,因為這都是一些新的經驗與嘗試,這反讓自己更明白自身有甚麼不足,這對我於創作的意義上是很重要的。在這幾個創作中,我對藝術及作品的追求得到更深的感受。

在如何與自己溝通、如何安排創作的時間、如何令想做的想法表現到,這方面的努力及付出我覺得要讚一讚自己的進步,而我跟舞者及創作團隊的溝通這方面是有不足的,還需努力,因為這太重要了。


3.      觀眾重要嗎?可有一些觀眾與你的想法相反?你又如何看
         待

觀眾重要,因為演出是在互動中去實踐一些事情,而且是一件在此時此刻真實存在的。其實在創作中及演出後一定會有聲音是跟你相反的,但這相反讓我明白到我們總有很多角度去看事情。


4.      將來會有什麼創作上的方向﹖

我看到人與人的關係是我在創作上一直以來的主線,透過舞蹈及創作去訴說一些看法與感受,其實這方向對我還很新鮮。我覺得每個創作都需要花很多時間及精力去了解,同時我亦會問自己用身體去創作可以做到些甚麼﹖局限有多少﹖


5.      你覺得現在的舞蹈界,有什麼被忽略而又有需要發展與
         突破的呢﹖

攝影:Jesse Clockwork
我覺得現在看舞蹈的多是大家互相熟悉的朋友,其實這正正告訴了我們看的東西不夠多,如在外國舞蹈界,他們的圈子會比較大,是因為創作者他們有很多元化的背景。之前我去了Bate Dance Festival,認識了一些藝術家,他們除了讀舞蹈之外,亦會有另一個學位如建築/藝術行政/攝影/視覺藝術等,他們的生活圈子及視野較廣闊及多面,而這亦帶領了不少不同圈子的人進入劇場。相對我們的背景,大部分都是純舞蹈出身的,所以我覺得要發展就要從我們自身的發展先開始,多接觸一些其他的事物,多認識其他的藝術,但同時亦不能不發掘舞蹈的元素。

也許舞蹈人都習慣用身體及動作來溝通,而相反文字及語言等能力相對較弱,這也是大家需要突破的一個地方。另外一點是我們舞蹈圈缺乏舞蹈行政,或一些中間團體把平時各自獨立創作的我們組織起來,互相配合,使大家不會互相衝突, 反而聲音更大。


6.      不做舞蹈人,可以嗎﹖

這個問題打從我學跳舞時開始,我已不斷的問自己﹕我適合跳舞嗎﹖我有能力嗎﹖我有天份嗎﹖舞蹈可以維生嗎﹖……到今天,舞蹈已經給與了我一個價值,也是我的一部份,這是我一個溝通的渠道–我與自己、與別人、與時間的溝通。可能大家都有想過跳舞跳到五十歲可以嗎,我覺得是可以的,只是可能你會有不同的定位,因為舞蹈是與你的思想息息相關,它是在反映你的處境。現在你問我可否不做舞蹈人,我會回答是不可以的,因為這是我的思考工具,也是我與自己和觀眾的對話。


2010年12月30日 星期四

訪問 ﹣ 張學良Rick Cheung@Positioning

攝影:Jesse Clockwork

張學良@蘇屋邨的環境舞蹈
日期:31/10/2009
地點:蘇屋

六人獨舞
日期:7/5/2010
地點:香港兆基創意書院多媒體劇場


六人共舞
日期:28-29/5/2010
地點:香港兆基創意書院多媒體劇場





1.      當初為什麼要做Positioning這個系列的作品呢?

我一直都很想做一個環境劇場。從我第一次歐遊回來就開始想,那時我23歲。也很想在我出生的地方演出一個我的創作,應該很棒吧。到了今年我28,劉天明跟我說他在構思Positioning這個系列,我就一口答應了。而蘇屋村已經是最初想要創作的地點。


2.      你覺得這作品做得如何?好的與不好的,都跟我們分享
         吧。

總括來說,我很滿意整個系列的過程。從中我做了一些對我日後很有用的試驗。對我來講作品本身當然不是完美,但觀眾也起了一些共鳴,特別是蘇屋村的環境舞蹈以及六人共舞,所以在作品的力量上還是好的,結構上還有很多要改善的地方。


3.      觀眾重要嗎?可有一些觀眾與你的想法相反?你又如何看
         待﹖
攝影:Jesse Clockwork

我相信每一個藝術創作品都有目標觀眾(Target Audience)。觀眾永遠都重要,在這裡說的不是說要取悅觀眾,而是創作人需要對社會和人民有關切的出發點,以不同的手法對不同的觀眾。譬如,在我蘇屋村的環境舞蹈上,為了讓觀眾有共鳴,我就減低了抽象性的表現方式;到獨舞系列上,我會嘗試一些形象性的動作。

「有觀眾的想法不同」是一定的事情,這也是藝術品巧妙的地方。我追求的是作品的張力,觀眾不一定要跟我的想法一致,但我希望他們有自己的感受。

如上所說,站在不同觀眾群的角度看不等於取悅他們。有一些創作人會把這理念視為商業性。對我來講,這只是對觀眾某程度上的責任心。否則,作品有可能只是一種很表面得自我表達。我最怕觀眾覺得我的創意只是用來自娛。


4.      將來會有什麼創作上的方向﹖

現在沒有具體的方向,這陣子比較隨性。 最近想多唱歌,多演戲。


5.      你覺得現在的舞蹈界,有什麼被忽略而又有需要發展與突
         破的呢﹖

現在的舞蹈創作都融入了很多其他媒體的元素。漸漸舞蹈本身的力量稍微被忽略,真真切切的運用舞蹈跟動作傳譯情感和故事的能力還未達到突破的水平,就已經被一些視覺刺激所掩蓋了。而我認為多數本地編舞本身對其他媒體的認識有點一知半解。如果需要運用多媒體(multimedia)的元素,編舞和舞蹈演員都需要更深入的了解其他的藝術形式、技術訓練和增長對不同媒體的審美能力。


6.      不做舞蹈人,可以嗎﹖

「舞蹈人」這個term不在我的字庫裡。舞蹈不會是一個框框,而是其中一種藝術形式。只要可以創作,而我又有那個能力的話,舞蹈不是我唯一的選擇。 但是,它是我所愛的。


訪問 ﹣王丹琦Ki Wong@Neo Dance HK《Galatea & Passenger》and Positioning


王丹琦@榕樹頭的舞蹈夢遊
日期:11/4/2010
地點:油麻地社區中心休憩公園

攝影:Jesse Clockwork
六人獨舞The Passenger
日期:7-8/5/2010
地點:香港兆基創意書院多媒體劇場

六人共舞
日期:28-29/5/2010
地點:香港兆基創意書院多媒體劇場

《Galatea & Passenger》
日期:24-26/9/2010
地點:牛池灣文娛中心文娛廳



1.   當初為什麼要做Positioning這個系列的作品﹖又為什麼要做
      舞蹈新鮮人《Galatea & Passenger 》這個作品呢﹖

Positioning的環境舞蹈及獨舞,都是我在那個時候日常生活裏很實在發生的事,因為是講自己生活裏的片段,所以很真實。

而“Passenger”是之前Positioning在廟街做的環境舞蹈的延伸,因為覺得作品只演一次很浪費,又有很多人未有看過,所以很想在劇場裏再做。作品本身之前已演過一次,已有一定的基礎,而在那次演出後對這題材亦有新的發現及見解,有些效果也只可在劇場才做到,所以就想再發展這一作品。


2.     你覺得這些作品做得如何?好的與不好的,都跟我們分享
        吧。

Positioning的獨舞是一個幾有趣的經驗,因為是第一次跳一隻比較長的獨舞,是挺滿足的,但覺得太着重影像多過舞蹈,舞蹈方面可以做得再好一點。

攝影:Jesse Clockwork
至於演《Galatea & Passenger》的時候,因為腳傷的關係,有些地方都未做得最好,對自己的突破亦不算太大,雖然自己覺得還可以,但知道有些地方可以再好些。


3.     觀眾重要嗎?可有一些觀眾與你的想
        法相反?你又待?

對我來說觀眾是很重要,不過不在於入坐率的多少。觀眾有時會成為影響我們當時演出質素的一個元素,例如會有甚麼人來看,或那一場的觀眾有多少等,但我覺得如果想一路去進步,即使觀眾有多少或有甚麼人來看,表演者都應該以平常的心及冷靜的態度去演出,保持演出水準。至於相反的以見,有時某些想法可能是我的一廂情願,但不同的人可會有不同睇法及建議,這些都使我可以想得更多,其實這對我是件好事,這些回應我都會反問自己,如果是有它的原因,自己都會更清晰。

4.      將來會有什麼創作上的方向?

想找一些新鮮的事,做過的或做到差不多的就不想再做了,至於是甚麼現在亦不太清楚。


5.      你覺得現在的舞蹈界,有什麼被忽略而又有需要發展與突
         破的呢?

於我平時接觸開的freelance圈子,說得難聽是“講多過做”,講很多但實踐少。對我來說,舞蹈應該是很直接地舞動身體,不應把舞蹈變成太多的討論或概念,甚至被語言的過份包裝及取代。可能我們在學院時是不斷的跳,所以比較多時間去實踐,而畢業後大家都會較多去作討論或去想,有時就會變成紙上談兵。對於我自己,我會喜歡一些作品沒有太多說話,是純粹去看舞蹈,或有很好的idea,又表達得很清晰、玩得好,但都是透過舞蹈做媒介,而不是在演完之後再去用語言再講。

另外,前一排有一段時間,常常有不同的舞蹈演出在同幾日內發生,其實多人做創作是好事,但不要數量多但質量低,這對觀眾來說也不是件好事。

6.      不做舞蹈人,可以嗎?

可以不做舞蹈人,但需要繼續跳舞,可能沒有掛着「舞蹈人」的名字跳舞會跳得更開心。

攝影:Jesse Clockwork



攝影:Seeforpig Kwok